香港學子走進長郡智谷中學,,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日訊(通訊員 劉品貝 實習生 歐陽雪 張文藝)同唱一首歌,、同寫一幅字,、同打一場球……又是一年紫荊花盛開,值此香港回歸27周年之際,,長郡智谷中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7月2日,由香港教育局組織的“同行萬里——香港中學生內(nèi)地交流計劃系列團”走進長沙市長郡智谷中學,,來自香港道教聯(lián)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樂善堂王仲銘中學、仁濟醫(yī)院王華湘中學等三所香港中學的103名師生,,與長郡智谷中學師生聯(lián)袂打造了一場融合湖湘?zhèn)鹘y(tǒng)文化與香港特色元素的精彩表演,,深度體驗湖湘文化的獨特魅力,共筑“湘”港文化交流橋梁,。
活動育人:文化交融,,攜手同行
歡迎儀式上,,兩地學子同唱一首歌,點燃“湘”港文化交流火花,。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里水路到湘江……”“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瀏陽河》和《東方之珠》兩首歌曲在兩地學子默契的和聲中顯得格外動聽,每句歌詞仿佛都在訴說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長沙市長郡智谷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吳勝軍詳細介紹了長郡智谷中學的辦學歷程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并代表學校對香港中學生交流團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期待廣大香港青少年通過學校書法課程,、排球課程,親身體驗長郡智谷中學的教育環(huán)境和育人模式,,通過本次活動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和了解,繼續(xù)做“一國兩制”的守護者,,繼續(xù)做粵港澳大灣區(qū)的建設(shè)者,,繼續(xù)做香港湖南交流的推動者。同時也希望廣大長郡智谷師生珍惜此次難得的交流機會,,與來訪交流團分享學習經(jīng)驗,,探討教學方法,共同提升教育水平,,共同推動兩地教育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
交流團師生通過現(xiàn)場觀賞民樂合奏、班級合唱展示等節(jié)目,,了解長郡智谷中學課程育人,、活動育人的育人模式,,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湖湘精神的獨特魅力,。
課程育人:智慧相映,心聲共鳴
長郡智谷中學為香港中學生交流團精心準備了書法及排球兩門特色課程,,將湖湘文化的精髓融入每一堂課,,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交流盛宴。
書法課堂上,,兩地學子同寫一幅字,,共繪“湘”港文化交流藍圖。長郡智谷中學學生們揮毫潑墨,,展示的一手好字,,引得香港師生贊不絕口,也讓他們對祖國傳統(tǒng)書法文化產(chǎn)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長郡智谷書法教師周威向大家詳細介紹傳統(tǒng)書法的歷史淵源,,并指導(dǎo)香港道教聯(lián)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的同學們與長郡智谷學子共同書寫“香江·湘水”,,成為他們此行最珍貴的禮物,也成為兩地學子友誼的最好見證,。
排球賽場上,,兩地學子同打一場球,共擔“湘”港文化交流使命,。為深入展現(xiàn)學校體育特色項目,,促進香港學生對中華體育精神的了解,長郡智谷中學排球教練陳德誠,、喻佳欣帶領(lǐng)香港學子學習排球運動的基本動作要領(lǐng),,并組織了一場由兩地學生共同參與的排球比賽,上演了一場體育競技和“湘”港友誼的激情碰撞,。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此次交流活動讓“湘”港師生在感受學校特色,、城市魅力與家國情懷中增進彼此的友誼,也為兩地參與者提供了了解祖國多元文化,、歷史底蘊和發(fā)展成就的寶貴機會,。
吳勝軍表示,未來長郡智谷中學將繼續(xù)秉持開放包容的辦學理念,,課程與活動相結(jié)合的育人模式,,發(fā)掘更多形式多樣的國學課程和主題活動,加強與香港及其他地區(qū)學校的交流合作,,為學生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開闊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賦能學生終身發(fā)展,、全面發(fā)展。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