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豐碑 | 圖憶長征二萬五
長征·英雄
在長征中,紅軍面對數(shù)倍于己的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雖然取得了最終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犧牲,。犧牲的官兵中,,許多是各級指揮員,。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些犧牲的指揮員中僅師職干部就達80多人,,包括紅3軍團第4師師長洪超,、紅5軍團第34師師長陳樹湘、紅四方面軍第10師師長余永壽等,。另外,,還有數(shù)名軍以上干部犧牲:紅3軍團參謀長鄧萍、紅25軍政委吳煥先,、紅5軍副軍長羅南輝等,。
湘江戰(zhàn)役中
犧牲的湘籍將領(部分)
陳樹湘
長沙人,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
程翠林
瀏陽人,,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政治委員
蔡中
攸縣人,,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政治部主任
胡震
寧鄉(xiāng)人,紅三軍團五師參謀長
湘江戰(zhàn)役
時間: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
地點:湖南道縣和廣西全州縣的湘江兩岸地區(qū)
此役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最為慘烈的一仗,。蔣介石調動了其嫡系部隊及地方軍閥部隊近30萬人,,企圖將紅軍殲滅于湘江、漓水以東地區(qū),。紅軍廣大指戰(zhàn)員,,發(fā)揚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同國民黨軍展開了激烈搏殺,。至12月1日17時,,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大部渡過湘江。湘江戰(zhàn)役,,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在湘江以東圍殲的企圖,,但也遭遇了自成立以來最為慘重的損失,,中央紅軍由出發(fā)時的8.6萬余人銳減至3萬余人。
長征·征程
“二萬五千里”是怎樣算出來的,?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的里程不是在地圖上測量出來的,,更不是憑空編造的數(shù)據(jù),而是有著充分的事實依據(jù)的,。“二萬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紅軍的行程,。1935年10月19日,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當天,,時任直屬隊黨總支書記的蕭鋒在日記里寫道,毛澤東對他講,,紅軍長征“根據(jù)紅1軍團團部匯總,,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里”。此后,,中共中央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日本帝國主義并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言》等正式文件中,,開始使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提法。
木黃會師
紅6軍團與紅3軍
時間:1934年10月24日
地點:貴州印江縣木黃鎮(zhèn)
四渡赤水
時間:1935年初
地點:貴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一帶
在三個多月時間里,中央紅軍在赤水河兩岸穿梭往來,,在運動中創(chuàng)造戰(zhàn)機,。紅軍歷經大小40余次戰(zhàn)斗,成功擺脫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創(chuàng)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跡,。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時間:1935年5月
地點:四川石棉縣、瀘定縣
強渡大渡河,,發(fā)生在1935年5月24日,、25日間。25日上午,,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率“十七勇士”在槍林彈雨中,,以一條木船強行從安順場渡河,在國民黨軍視為天險的大渡河防線上,,撕開了一個缺口,。
飛奪瀘定橋,發(fā)生在1935年5月29日,。戰(zhàn)斗發(fā)起前,,紅軍先頭部隊紅4團兩天半時間里,沿大渡河西岸崎嶇的山路急行軍320華里到達瀘定橋,。戰(zhàn)斗中,,22名勇士冒著敵人密集火力,,攀援13根懸空的鐵索猛打猛沖,最終奪占鐵索橋,。
包座戰(zhàn)役
時間:1935年8月29日至8月31日
地點:四川阿壩若爾蓋縣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8月分成左右兩路軍經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草地北上,。為打通進入甘南的門戶,,8月29日,右路軍發(fā)起包座戰(zhàn)斗,,至8月31日勝利攻占包座,。
甘孜會師
紅2、紅6軍團與紅四方面軍
時間:1936年7月1日
地點:四川甘孜
懋功會師
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
時間:1935年6月12日
地點:四川懋功(今小金)
會寧,、將臺堡會師
紅二,、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
時間:1936年10月
地點:甘肅會寧、寧夏西吉
永坪會師
紅25軍與陜甘紅軍
時間:1935年9月16日
地點:陜西延川縣永坪鎮(zhèn)
甘泉會師
陜甘支隊與紅15軍團
時間:1935年11月2日
地點:陜西甘泉
參加長征的四路紅軍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
出發(fā)人數(shù)
8.6萬余人
出發(fā)時間:1934年10月10日
結束時間:1935年10月19日
出發(fā)地點:江西瑞金等地
抵達地點:吳起鎮(zhèn)
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等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
紅25軍
出發(fā)人數(shù)
2900余人
出發(fā)時間:1934年11月16日
結束時間:1935年9月16日
出發(fā)地點:河南羅山縣何家沖
抵達地點:永坪鎮(zhèn)
途經河南,、湖北、陜西,、甘肅等4省,,行程近萬里。
紅四方面軍
出發(fā)人數(shù)
約10萬人
出發(fā)時間:1935年3月初
結束時間:1936年10月9日
出發(fā)地點:川陜蘇區(qū)
抵達地點:會寧
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等4省,,行程達一萬余里,。
紅2、紅6軍團
?。t二方面軍)
出發(fā)人數(shù)
1.7萬余人
出發(fā)時間:1935年11月19日
結束時間:1936年10月22日
出發(fā)地點:湖南桑植縣劉家坪等地
抵達地點:將臺堡
途經湖南,、湖北,、貴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肅,、青海,、陜西等9個省,行程二萬余里,。
長征·數(shù)字
●長征從1934年10月開始,,1936年10月結束,歷時兩年,,總行程6.5萬余里,。
紅軍先后跨越了近百條江河,征服了約40座名山險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皚皚雪山,。
●四路紅軍長征出發(fā)時總人數(shù)共20.6萬余人,長征結束時,,僅剩下5.7萬余人,,加上沿途擴紅2萬以上的補充兵員,實際損失約四分之三,。長征途中先后進行了600余次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犧牲營以上干部約430人,其中師職干部約有80多人,。
●長征中,,紅軍平均每天行軍37公里。在中央紅軍368天的行軍途中,,15個整天在打大決戰(zhàn),,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zhàn)。
●長征途中,,紅軍師以上干部的年齡大部分都在二三十歲,,紅軍將領的平均年齡僅25歲。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時,,在中將以上的254名將帥中,,有222人參加過長征。
本版文字整理 王珂 據(jù)新華社
本版制圖/郝振宇 何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