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智科技完成平江4座橋梁災后檢測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斌 通訊員 李淵沅)近日,,受強降雨影響,岳陽市平江縣發(fā)生洪澇災害。在天氣轉晴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迅速展開,。為確保災后橋梁的結構安全,保障災區(qū)人民的正常通行,,受行業(yè)主管部門委托,,位于望城經開區(qū)的聯智科技臨時組建平江抗洪搶險橋梁檢測組,,赴當地開展災后的橋梁檢測工作,迅速完成了相關檢測任務,。
7月4日中午12時47分接到任務通知,,聯智科技聞令而動,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檢測組下午2時30分就趕到了本次受災損壞的第一座橋梁——浯口大橋,。受水災影響,道路交通受阻,,橋檢車無法進入現場,檢測組第一時間采取樓梯和沖鋒舟作為檢測平臺對浯口大橋進行災后的檢測,。
隨后,,檢測組趕往加義鎮(zhèn)的雷打石橋、桂花灣橋以及余坪鎮(zhèn)的余坪橋,,繼續(xù)展開橋梁檢測工作,。7月5日,檢測組完成了平江縣4座橋梁的災后損壞情況初步檢測,。通過此次摸排,,初步確定橋梁主體結構均未受洪水影響造成嚴重的損傷。
為確保浯口大橋橋梁承載能力未受水災的影響,,檢測組于7月6日調撥公司的橋梁檢測車,,對浯口大橋進行補充檢測,并布置荷載試驗的應變測點,。通過上級單位的協調,,從檔案館調出該橋的圖紙,檢測組于7月7日凌晨3時完成了荷載試驗的建模分析及計算,。
7月7日,,檢測組進行荷載試驗前的接線布點工作。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組織加載車輛,,并負責交通維護和清理橋面的水管護欄等雜物,。此次試驗,檢測組采用4臺35噸重的前四后八車輛進行加載,,于下午5時10分完成了浯口大橋的荷載試驗,。通過與理論數據的對比分析,檢測結果表明,,平江縣浯口大橋試驗橋跨結構的承載能力能夠滿足設計活載的正常使用要求,。
據了解,聯智科技自主研發(fā)的“北斗+安全智能監(jiān)測云平臺”以智能傳感,、數字信息,、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支撐,全面提高信息集成,、綜合研判和危機應對能力,,能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在汛期防災過程中,,根據監(jiān)測體的實際需要,,平臺通過北斗監(jiān)測站輔助裂縫位移計、固定式測斜儀,、雨量計監(jiān)測儀以及視頻監(jiān)控設備等,,重點對邊坡體、滑坡體的地表位移,、地表裂縫,、深部位移、地下水位,、雨量等進行監(jiān)測,。目前,該平臺已在全國24個?。ㄗ灾螀^(qū),、直轄市)的風力發(fā)電、石油管網,、礦業(yè),、交通、市政,、地質災害,、應急等行業(yè)或領域的1169個結構物上成功應用,布設監(jiān)測點13513個,,完成了2179次安全預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