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這是“新長沙人”對長沙的最大認同
Hi,,原年人。據(jù)央視報道,,多部門統(tǒng)計,,今年全國大約有1億人就地過年,。
道哥對長沙原年人心懷敬意。
長沙原年人做出了卓絕的貢獻,。極不平凡的2020年,,長沙GDP突破1.2萬億,每一位在長沙工作生活的人與有榮焉,。
長沙原年人為防疫大局做出了犧牲,。當團圓變成云團圓,他們視長沙為“吾心安處”,,愿意響應國家的號召,。
謝謝你們,,原年人,!
其實,每一個說出那句“今年不回家了”的原年人,,背后都有不舍,。
就地過年的重點是如何在他鄉(xiāng)過出“年”味。長沙對就地過年者溫柔以待,,不僅走“新”,,更走“心”。
長沙眾多品牌餐飲企業(yè)不打烊,,星級以上旅游飯店正常營業(yè),。大型商超繼續(xù)營業(yè),長沙本土生鮮團購龍頭興盛優(yōu)選也發(fā)出門店春節(jié)無休的倡議,。眾多景區(qū)景點將預約開放,,公共文化場所免費開放。
全市眾多愛心企業(yè)也紛紛送出“暖心禮包”,。今年春節(jié)假期,,由市交通投資集團和長沙城發(fā)集團運營管理的全市1.3萬余個實行政府指導價的路邊臨時停車泊位,也將首次實行免費停車,。長房集團,、湘江集團、城發(fā)集團等13家住房租賃企業(yè),,推出3588套免費房源,,預計可預料為6700至7900名因疫情和工作不能回外地過年的務工人員提供過年“溫馨小窩”。
人分兩地,,情合一處,。長沙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在長沙過年的外地人員,、在外地過年的長沙籍人員,,以及因親人在外地過年而需要照顧的老人和兒童提供學雷鋒志愿服務,。幫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和子女云團圓、關愛留守兒童讓愛不缺席……
放眼全國,,各地都在做就地過年的主觀題,。方案細節(jié)雖各不相同,卻又殊途同歸:以溫情滿滿的人文關懷為主旨,,以讓異鄉(xiāng)游子紅紅火火過年熱鬧年為目標,。
在道哥看來,“就地過年”還是一次城市認同感的極限壓力測試,。遷居于此,,長沙這個“第二故鄉(xiāng)”能否讓“新長沙人”感到溫暖和“親切感”,能否讓就地過年者在異鄉(xiāng)找到年味,,考驗著一座城市的包容度和吸納性,。
近年來,,隨著發(fā)展步伐的加快,網(wǎng)紅城市屬性的凸顯,,各項人才政策的出爐,,長沙的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近4年,,長沙每年凈流入人口均在20萬以上,,位居國內(nèi)大中城市前列。人口即經(jīng)濟,,長沙的發(fā)展離不開“新長沙人”的辛勤汗水,。
人口的流動是用腳投票,來了就能留住,,光有吸引力不夠,,還要有凝聚力,。加快文化融合、提升凝聚力,,是長沙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這幾天,長沙晚報的《你好牛呀·2021春節(jié)特別報道》欄目,,連續(xù)報道了多個就地過年者,。在這里工作生活多年,長沙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的第二個家鄉(xiāng),。選擇就地過年,,是他們對防疫大局做出的一份微小的貢獻,也是他們對長沙這座城市的認同和喜愛,。
什么是城市認同感,,不去談那些復雜的學術定義,,其實就是一句話——“這是不是我想所生活的那座城”。
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說:“人們?yōu)榱松疃鴣淼匠鞘?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
經(jīng)過2020年共同抗疫的空前凝聚,,又經(jīng)過牛年就地過年的考驗,,道哥覺得,“新長沙人”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已經(jīng)在心中有了答案,。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