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老房子有機更新迎“新生”,,六旬老街坊實現(xiàn)“安居夢”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實習生 劉庚辰 談文翥)青磚白墻在陽光下靜靜佇立,,爬山虎攀附在圍墻上隨風擺動,,抱鼓石靜臥在古色古香的屋門口……這不是風景區(qū)的場景,,而是芙蓉區(qū)白果園觀音井巷里的一角。
繁華都市之間,,分布著一棟棟歷史悠久的公房,,在這些老房子中,居住著許多老長沙人,,通過有機更新,,他們告別危舊房屋,實現(xiàn)“安居夢”,。
很難想象,,現(xiàn)在看起來整潔美麗的“洋房”在一年之前還是一棟棟危房,陳舊老化,,空間擁擠,,雜物成堆,如廁洗澡不便。
“以前這里的生活條件實在惡劣,,你們根本想象不到,。”住在觀音井巷40號的“老長沙”陳裕全對記者,,之前的廚房是自己在巷子里搭的棚子,,上廁所要到100米外的公共衛(wèi)生間,“以前就是三個字:臟,、亂,、差?!?/p>
陳裕全從六七歲就在這里生活,,到現(xiàn)在已有60多年。2019年8月,,長房集團開始對觀音井巷的幾棟公房實施了有機更新改造,。同年10月,這棟始建于1948年的老公房迎來“新生”,,陳爹爹和鄰居們搬回了煥然一新的家,。
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有機更新”,,老房變了模樣。
——居住設(shè)施變完善了,。按照市區(qū)規(guī)劃,,在保留房屋原有格局的前提下,老房安全隱患得以消除,,原來的磚木結(jié)構(gòu)變身磚混結(jié)構(gòu),。90平方米的面積里,就像“螺螄殼里做道場”,,每家都有了獨立的廚房,、衛(wèi)生間。
“在這里住了60年,,飲食起居多有不便,,尤其是冬天,上廁所,、洗澡都很難熬,。”陳裕全微笑著說,現(xiàn)在家里有了獨立衛(wèi)生間,,終于可以洗個舒服澡了,。
——公共空間變美了。一樓的小院和屋頂?shù)奶炫_,,是觀音井巷40號的主要公共空間,。公房改造后,公共空間的雜物不見了,,小院變寬敞了,,陳家和同住的楊家在門口放置了一張圓桌,閑時兩家人坐在小院里喝茶聊天,,樓頂天臺也得到有效利用,。
“我們利用天臺晾曬衣服,這樣就不用把衣服晾到街上了,,合理利用空間的同時也改善了老街的風貌,。”陳爹爹說,,他們還打算在天臺上種菜,、種花,“想想真是美極了”,。
——居民們的心情變好了。陳裕全一家在這里生活了60多年,,和鄰居們關(guān)系都非常好,,尤其是和隔壁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楊家,可以說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老房子改造了,生活條件變好了,,鄰居還是之前的老街坊,、老熟人,心情都變舒暢了,?!标惖f,以前兒女們老是勸他搬出去住,,現(xiàn)在他打算在這里安心養(yǎng)老了,。
隨著有機更新工作的推進,,老公房面貌煥然一新,更令人感動的是,,這些老房子和老長沙的原住民就像“活文物”,,把歷史和時光都留在了繁華的都市之中,歲月靜好,。
“有機更新”更新了白果園的樣貌,,也讓生活在這里的老長沙人有了更美好的生活,。觀音井巷40號的變化,見證著有機更新的進展,,也生動地闡釋著這個重要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如今,,類似的“有機更新”還在長沙繼續(xù),,今年長房集團將啟動8個片區(qū)、485棟約8.1萬平方米直管公房有機更新,,文廟坪,、西長街、瀏正街等老街巷,、老公房的有機更新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毗鄰觀音井巷40號的35號最近剛完工并通過驗收,6戶居民正準備搬入“新家”,,迎接屬于自己的新生活,。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