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屈賈之鄉(xiāng)”煥發(fā)出更濃郁的芬芳
長沙晚報特約評論員 李東曉
端午節(jié)期間,游客在屈子書院聽屈學講座,,在屈子祠內祭龍祭屈,,在水仙湖中劃龍舟……30日,湖南省十二五規(guī)劃重大文化項目和標志性重大文化工程——屈子文化園開園,,來自海內外游客感受汨羅端午龍舟文化的獨特魅力,。
(5月30日 新華社)
屈原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還是一個冷靜哲人,,更是一個無畏的勇士。他不懈探索,,追求真理,,把對人生、社會,、自然的思考提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來自于對理想人格的執(zhí)著追求,。
事實上,屈原與長沙淵源頗深,,被貶長沙期間,,他仍心系國運、憂國憂民,,他行吟于湘水,、沅水間,,留下了《離騷》《九歌》《漁父》等不朽的詩篇。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都郢,,屈原作《懷沙》,,投汨羅江而死,史稱“屈長沙”,。今天,,當我們吟誦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千古絕唱依然讓人蕩氣回腸,,一種豪邁的進取心驀然而生??梢哉f,,屈原的求索精神是流淌在人們血液中的一種精神因子、一種理性之光,。一百余年后,,西漢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賈誼被謫為長沙王吳著的太傅,,世稱“賈太傅”,。從此,長沙有了“屈賈之鄉(xiāng)”的美名,。
事實上,,長沙本來就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經歷三千年歷史城址不變的城市,,更是屈賈二人心系天下萬民,、求索國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時也是他們精神得以安頓,、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當今世界,城市的發(fā)展與競爭進入了以文化文明論內涵,、以精神定成敗的階段,。可以說,,人無精神不立,,城無精神不強。近年來,,長沙的綜合實力連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同時,,利用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有的“山水洲城”自然資源和發(fā)達的現(xiàn)代產業(yè),,長沙成為市民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城市之一。這一切的背后,,必須依靠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來支撐和推動。因為,,每一座城市由于不同的歷史文化,、形態(tài)格局,都會形成自己獨特鮮明的城市性格,,呈現(xiàn)出獨特的精,、氣、神,。從這方面來說,,作為“屈賈之鄉(xiāng)”的長沙是幸運和有著足夠自信的,屈原,、賈誼愛國憂民的思想早已融入長沙人的血液,,“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長沙精神不但深入人心,,更被賦予了時代的宏大氣魄,。
我們說,屈賈精神和長沙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今天我們堅守城市精神,,更要執(zhí)著前行,通過文化的傳承和心靈的滋養(yǎng),,將“屈賈之鄉(xiāng)”的現(xiàn)代意義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并使其散發(fā)出更加濃郁深遠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