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 | 化堵為疏,,“打卡”更安全
梁瑞平
這陣子,,青海省海西州315國道“ U型公路”等“網紅公路”吸引大量游客駐足公路,,有的甚至在路中間以站,、坐、躺、跳等姿勢拍照,,由于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有網友更是“泣血”勸說:“拍照千萬種,,安全第一條,;拍照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
18日,,事情有了新進展。格爾木市交警部門在G315國道相關路段加強巡邏管控,,并在景點及違法地點設置警示牌,,違規(guī)者不但要扣3分,還要被罰款200元,。
這個當然很好,,交通管理部門運用法律武器,果斷向違法行為說“不”,,相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這種冒險行為——2011年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條明確,,“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但據報道,,即使這樣,,仍有游客不聽勸,甚至和警察打起了游擊:警察來了就不敢拍,,等警察去別處巡邏時候再偷偷溜過來……所以,,對于“拿命拍照”冒險行為的解決,筆者認為還有兩點值得重視——
第一,,權利最好是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邊界,而不能隨意僭越,。因為,,公路是用來行車的,汽車和大貨車在“網紅公路”上正常行駛的路權,,不應該受到打卡游客所謂自由拍照權利的干擾與影響,。如果每位游客心里有了這樣的認知與自律,對于安全的遵守才能內化于心,,而不是抱著僥幸心理,,無懼“網紅”變“血紅”了。
其次,硬“堵”不如巧“疏”,。 據媒體報道,,相關方面已就此做了不少努力,譬如加強對游客的勸導,,要求各旅行社不得將公路拍照作為旅游產品及吸引游客的“宣傳賣點”,,行前要求帶團導游人員不得擅自把“網紅公路”介紹給游客。但有人會問,,這是不是有點因噎廢食了,?
筆者認為,創(chuàng)造安全的打卡設施滿足游客需求,,才是長久之策,。譬如,在“U型公路”西段處加快推進建設1300平方米的停車區(qū),,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或者,,像國道318上那樣,,在風景絕美的路段設置觀景臺,也是值得推崇的選項,。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