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城市經濟大數(shù)據:11城GDP破萬億,,長沙排名第六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3日訊 據湖南日報消息,,省會城市是我國城鎮(zhèn)化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城鎮(zhèn)化過程中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目前2021年省會城市的經濟數(shù)據均已揭曉,,GDP突破萬億元大關的省會城市有11個,此外有10個省會城市經濟首位度超過30%,。
廣州成都杭州位居前三
數(shù)據顯示,,2021年,27個省會城市中,,有19個省會城市的GDP超過了5000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個,新增的兩個城市是太原和南寧,。
去年位居省會城市第20名的太原,今年超過了貴陽和南寧,,上升至省會城市GDP第18,。2021年太原市GDP絕對值凈增968億元,實際增速為9.20%,名義增速則高達23.3%,。太原所在的山西是煤炭大省,。過去一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由此帶動山西GDP一路上升,山西各城市GDP也是“全員大漲”,,11個市GDP名義增速全部超過20%,。
2021年,GDP超過萬億元的省會城市仍為11個,,其中,,廣州、成都和杭州位居前三,。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州在各省會城市中遙遙領先。數(shù)據顯示,,2021年,,廣州市地區(qū)生產總值為28231.97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4%,。
去年廣州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yè)、醫(yī)藥制造業(yè),、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yè)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4.7%,、23.1%和14.5%。先進制造業(yè)增加值占規(guī)模以上制造業(yè)增加值比重為65.7%,。新能源汽車制造業(yè)繼續(xù)保持良好增勢,,全年產量同比增長87.9%,產值同比增長63.4%,。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去年廣州的局部疫情發(fā)生在上半年,疫情之后,,廣州加快趕進度,,總體上去年廣州制造業(yè)受疫情影響小。去年廣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很不錯,,生物醫(yī)藥等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很快,,產業(yè)發(fā)展后勁不斷增強。
廣州之后,,成都繼續(xù)穩(wěn)居第二,。2021年,,成都實現(xiàn)GDP19916.98億元,距離兩萬億大關僅一步之遙,。2021年,,成都實施高新技術企業(yè)培育計劃,凈增高新技術企業(yè)1600余家,,總量達7800家,,高新技術產業(yè)營業(yè)收入增長13.9%。新增科創(chuàng)板上市及過會企業(yè)11家,,總數(shù)居中西部第一,。
杭州以GDP1.81萬億元繼續(xù)位居省會第三,第四名的武漢為1.77萬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大,,僅為393億。在武漢全面回血的情況下,,未來武漢仍有可能超越杭州,,重返省會第三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年末,,武漢全市常住人口1364.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0.12萬人,,增量在全國各城市中領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對第一財經分析,2020年武漢受疫情影響大,,2020年統(tǒng)計的時候,,很多人還沒有回來。疫情之后,,尤其是2021年武漢經濟滿血復活,,原先在外的人員大量回流。不僅是省外人員回流,,而且湖北地市州的人口也很多流向武漢,。
南京GDP首次突破1.6萬億元,繼續(xù)位居省會城市第五,,全國各城市第十,。長沙首次突破了1.3萬億,位居省會城市第6位,,中部城市第二位,。同時,長沙領先鄭州的優(yōu)勢有所擴大,,2021年,,長沙領先鄭州580億元,,較上一年擴大了441億元,。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去年鄭州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和疫情因素影響較大。
增速方面,,考慮到2020年受疫情影響較大,,因此,兩年GDP平均增速更有衡量意義,。在部分公布兩年平均增速的省會城市中,,海口,、拉薩,、福州、合肥,、成都,、杭州等城市位居前列。
長春省會首位度最高
近年來,,各大省會城市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中心度與首位度(經濟總量占所在省份的比重),。數(shù)據顯示,有10個省會的首位度超過了30%,,分別是長春,、銀川、西寧,、成都,、哈爾濱、西安,、拉薩,、武漢、??诤吞m州,。其中,長春和銀川超過了50%,,長春以53.67%位居第一,。
相比之下,有4個省會的首位度低于20%,,分別是濟南,、南京、呼和浩特和石家莊,,其中最低的濟南只有13.76%,。不過,,近年來隨著濟南與萊蕪合并以及強省會的建設,濟南的首位度已經有明顯提高,。
在強省會戰(zhàn)略帶動下,,濟南市GDP五年跨越5個千億大關,2021年達到11432.2億元,、位次提升至全國城市第1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007.6億元、年均增長8.7%,,形成了年GDP增量,、財政收入“雙千億”結構。
總體來看,,4個首位度低于20%的省會,,都不是所在省份的經濟第一市。例如,,濟南在幾年前一度位居山東第三,,近年來才超越煙臺,排名山東第二,,與山東第一的青島仍有不小差距,。
南京所在的江蘇,下轄13個地市全部都進入到中國經濟百強市行列,,強市眾多,,南京一度在省內位居蘇州和無錫之后,僅列第三,。到2014年,,南京才超越無錫,升至第二,,不過現(xiàn)在與“最強地級市”蘇州仍有較大的距離,。
呼和浩特位列鄂爾多斯和包頭之后,在內蒙古僅位列第三,。石家莊則一直位居重工業(yè)重鎮(zhèn)唐山之后,,在河北位居第二。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直轄市以外的27個省份GDP總量前三的城市數(shù)據,,發(fā)現(xiàn)2021年,,只有6個非省會城市超過了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沒有位居所在省份第一經濟大市的省會城市包括濟南,、南京,、呼和浩特、石家莊,、沈陽和廣州,。這些城市大多有一個共同點,,即所在省份擁有雙中心或者多中心。
其中,,一線城市廣州雖然是“最強省會”,,但是轄內的深圳同樣是一線城市、副省級城市,,深圳還是全國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高新技術產業(yè)、金融業(yè)等方面超過省會廣州,。
沈陽所在的遼寧、濟南所在的山東也都各自擁有一個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南京所在的江蘇,不僅有“最強地級市”蘇州,,無錫和南通也都是GDP過萬億的大市,。
有21個省會城市是所在省份的第一經濟大市,比上一年多了1個,,新增的城市是福州,。這也是福州20多年來首次超越民營經濟大市泉州,位列福建省內第一,。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fā)分析,,福州GDP總量趕超泉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當前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后,,省會的優(yōu)勢正在不斷凸顯,。福州是全省的政治、文化,、教育,、醫(yī)療等中心,集中了全省最好的要素資源,,尤其這幾年福州的交通基礎樞紐功能日益突出,。同時,福州總部經濟較為突出,,新興產業(yè)發(fā)展也比較好,。相比之下,隨著勞動力等生產成本上升,,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原有的傳統(tǒng)產業(yè)也面臨著挑戰(zhàn),,這幾年泉州也在全力轉型。但在發(fā)展過程中,,泉州還面臨著諸多短板和不足,。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