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也是“文學青年”,《雷鋒文稿》在湖南出版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近日,收錄目前所見雷鋒全部文字作品的《雷鋒文稿》由雷鋒家鄉(xiāng)的出版社策劃出版,,本書內容齊全,,史料價值豐富。一個真實又鮮活的雷鋒,,通過樸實而又有力量的文字,,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
雷鋒也是一位“文學青年”
《雷鋒文稿》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全面收錄雷鋒22年人生歷程中寫下的日記,、眉批,、詩歌,、小說、文章,、講話,、書信、贈言等文字作品,,并輯選雷鋒與親屬,、師友、領導,、戰(zhàn)友的交流談話,。
打開《雷鋒文稿》,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雷鋒也是一位“文學青年”,,曾經(jīng)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在望城團山湖開墾勞作時,,他發(fā)表了一批文學作品,,包括散文《我學會開拖拉機了》、小說《茵茵》,、詩歌《南來的燕子啊》等,。其中,《我學會開拖拉機了》是雷鋒的處女作,,《茵茵》取材于治理溈水的故事,,《南來的燕子啊》則是雷鋒詩篇中篇幅最長、最美,、最有代表性的,。他在詩中深情寫道:“南來的燕子,新來的候鳥,,從北方飛到了南方/輕盈地掠過團山湖的上空,,閃著驚異的眼光/我分明聽清了呢喃的燕語,像在問:‘為什么荒蕪的團山湖,,今年改變了模樣……’”
雷鋒寫得最有名的還是日記《雷鋒七問》,,這篇日記告訴人們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雷鋒好友馮健對這篇日記評價非常高,,她說,,這篇日記說明雷鋒精神在團山湖已經(jīng)形成雛形。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薄俺燥埵菫榱嘶钪钪皇菫榱顺燥??!薄诶卒h日記中,讀者可以找到眾多的“金句”,,也可以看到他充滿深情地記述給戰(zhàn)友送飯,、洗被單、掏廁所等件件生動感人的故事,。
在《雷鋒文稿》中,,讀者可以看到雷鋒文字水平的不斷成長,以及思想境界的不斷成熟,。在他學習毛澤東著作的書眉筆記中,,探索他努力學習毛澤東著作和政治理論的成長足跡。在贈言中,,還能看到別人眼中的雷鋒是什么樣子,。
研究學習雷鋒精神的珍貴讀本
《雷鋒文稿》由陶克、余旭陽,、鄒文三位權威專家主編,依據(jù)權威底本進行認真核對,,力求內容齊全,、文字精準。陶克為《雷鋒》雜志社總編輯,、解放軍報社原副總編輯,,余旭陽是湖南雷鋒紀念館館長、湖南省雷鋒精神研究會副會長,,鄒文是湖南雷鋒紀念館黨組書記,。
《雷鋒文稿》圖文并茂,收錄了雷鋒相關照片,,創(chuàng)新呈現(xiàn)形式,,是一部可讀性強、審美水準高,、承載雷鋒精神價值內涵的作品集,。作品依據(jù)撰寫時間編排,本書分別收錄雷鋒在望城(1940年12月18日—1958年11月11日),、在鞍鋼(1958年11月12日—1960年1月7日),、在部隊(1960年1月8日—1962年8月15日)的文稿作品。
1940年12月18日—1958年11月11日,,這是雷鋒在家鄉(xiāng)湖南望城成長的歲月,。這一時期,,不僅能夠探尋雷鋒的成長足跡,更可見雷鋒精神已經(jīng)形成雛形,。
1958年11月12日—1960年1月7日,,這是雷鋒在遼寧鞍鋼的歲月。這一時期,,工人雷鋒身上閃爍著的愛國主義,、無私奉獻、艱苦奮斗以及釘子,、螺絲釘?shù)染窕鸹ǔ蔀榘颁搶氋F的精神財富,,也為雷鋒精神的培育形成積淀著能量。
1960年1月8日—1962年8月15日,,這段時期雷鋒投身軍營,,這也是雷鋒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一段重要歷程,是雷鋒精神形成的關鍵階段,。
編輯團隊介紹,,雷鋒一生忠誠看齊、敬業(yè)擔當,、拼搏進取,、無私奉獻。他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富礦”,。《雷鋒文稿》為新時代研究雷鋒,、學習雷鋒提供了珍貴文獻資料,,是廣大黨員干部、青少年等群體研究學習雷鋒精神珍貴的讀本,。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