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學習①|許光達故居:感悟“三讓將軍”的崇高風范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汝兮)5月17日上午,,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以“學史崇德”為主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第三次專題學習,。第一站,,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來到位于長沙縣黃興鎮(zhèn)的許光達故居,聽取“共產(chǎn)黨人自身的明鏡”專題講解,。
追憶“鐵甲元勛”
在故居門前的草坪上,,停著一輛62式坦克,編號001,。這是我國自行研制生產(chǎn)的第一代輕型坦克,,是對“裝甲兵之父”許光達永遠的紀念。
1908年11月19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許光達,出生于長沙縣黃興鎮(zhèn)的一個貧窮的農(nóng)民家庭。
1925年,,許光達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26年1月,許光達成為黃埔軍校第五期學員,。此后,,他在南昌起義中身受重傷,在解放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為人民解放戎馬一生的許光達,,在戰(zhàn)場上成長為開國大將、新中國首任裝甲兵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之后,,許光達受命組建裝甲兵。當時,,一窮二白,,組建一個新的兵種,難度超乎想象,。許光達卻說:“軍委讓我搞裝甲兵,,我拼死拼活也要把任務完成好,我這后半生就交給裝甲兵了,?!痹谒念I導下,1951年3月,,裝甲兵組建僅4個月,,一支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坦克部隊就出現(xiàn)在朝鮮戰(zhàn)場,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打出了軍威,,展現(xiàn)了國威,。
一生多次“讓銜、讓級,、讓位”
功勛卓著的許光達一生淡泊名利,,多次“讓銜、讓級,、讓位”,,故居中的“讓銜碑”敘說了這段佳話。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當許光達得知中央授他大將軍銜時,深感不安,,決定申請降銜,。起先,,他向軍委副主席賀龍當面提出降銜申請,但幾次面請無果,。于是,,許光達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降銜申請書”。
他在信中說:“我捫心自問:論德,、才,、資、功,,我佩戴四星,,心安神靜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列里,,在中國革命的事業(yè)中,,我究竟為黨為人民做了些什么?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實事求是地說,,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說同大將們比,,心中有愧,,與一些年資較深的上將比,也自愧不如,。為了心安,,為了公正,我曾向賀副主席面請降銜?,F(xiàn)在我誠懇,、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請:授我上將銜,。另授功勛卓著者以大將,。”
毛主席得知許光達主動讓銜后,,拿起降銜申請書說:“這是一面明鏡,,共產(chǎn)黨人自身的明鏡!”對于降銜請求,,黨中央,、中央軍委始終沒有同意,,許光達又請求將自己的行政級別由四級降到五級,,這一申請被批準。因此,,許光達成為開國十大將中唯一一位行政五級大將,。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