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化作種子,,長眠于大地
長沙晚報11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痹陂L沙唐人萬壽園陵墓,“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原主任袁隆平的這句名言被鐫刻在其遺像背后的巨石上。15日,,無數(shù)次把種子安放進大地的袁老,,化作種子長眠于他鐘愛的大地,他播撒的“種子”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人,。
在當日上午舉行的“追憶千里稻香 致敬不朽豐碑”袁隆平院士追思會暨靈骨安放儀式上,,親友和生前同事、學生,、家鄉(xiāng)代表等前來送別,,表達深深的思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羅錫文,、鄒學校,、劉仲華、劉少軍出席儀式,。
追 思
孫輩的名字里寄托著他的美好愿望
15日上午8時多,唐人萬壽園已經(jīng)聚集了前來送別的人群,,袁隆平生前喜歡的樂曲《我和我的祖國》正循環(huán)播放,。儀式現(xiàn)場鋪的地毯顏色,宛如金秋的稻田,。
9時多,,追思會正式開始。在稻穗環(huán)繞,、蝴蝶紛飛的星空背景下,,前來送別的人們,回顧了袁隆平守望稻田的一生,,一起感受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偉大力量,。
“我們一定繼承您的遺志,發(fā)掘好,、傳承好,、弘揚好袁隆平精神,加快發(fā)展雜交水稻事業(yè),,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鄉(xiāng)村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追思會上,,湖南省農(nóng)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深情地說,。
“我來自遼寧丹東,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農(nóng)學專業(yè)成為自己的第一選擇,。2019年9月,袁爺爺來到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現(xiàn)場,,贈與我們八字箴言: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更堅定了我學農(nóng)、愛農(nóng),、強農(nóng),、興農(nóng)的決心?!睂W生代表,、湖南農(nóng)大農(nóng)學院2018級學生田云鶴在追思會上說,今年自己獲得了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毫不猶豫選擇繼續(xù)留在湖南農(nóng)大攻讀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袁爺爺,,您種下的水稻夢,,我們接棒?!彼麍远ǖ卣f,。
“您不求我們有多大作為,但卻時刻提醒我們,,要誠實向上,,千萬不要頭頂父親的光環(huán)就忘乎所以?!痹∑街釉ò采钋榛貞?,父親對往事如數(shù)家珍,講笑話信手拈來,,起綽號入木三分,,學方言惟妙惟肖,時時回想,,終生難忘,。“父親,,您走的時候,,或許還有幾多牽掛。但您放心,,您的家人弟子,、摯友同事一定會同心前行,將您開創(chuàng)的雜交水稻事業(yè)繼續(xù)傳承,,發(fā)揚光大,。禾下乘涼其中,我們一起圓夢,!”他說,。
“爺爺雖然很忙,但從不曾缺席我們的成長,您親自給我們?nèi)∶?,我們的名字里都寄托著您對風調(diào)雨順的美好愿望和清風明月般的詩情畫意,。”袁家二孫女袁有清追憶說,,爺爺和藹可親,、幽默風趣,家里只要有他在,,就充滿了歡聲笑語,。他關注孫輩們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走自己的路,。
“爺爺?shù)驼{(diào)節(jié)儉,、樸實無華,無論取得多大的榮譽,,依然吃家常飯,、穿平常衣、品平民美食,,您還經(jīng)常幽默地說,,‘我是湖南人的精神首富’,您用言傳身教告訴我們把姿態(tài)放低,,自力更生,,憑借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績。親愛的爺爺,,您雖然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但您的精神風骨由我們接棒、永續(xù)傳承,,生生不息,。”袁有清眼里滿是淚水,。
報 喜
畝產(chǎn)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作為我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袁隆平院士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鞍l(fā)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畢生追求,,無數(shù)次的失敗都沒有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雜交水稻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以來,種植面積累計達90億畝,,累計增產(chǎn)稻谷8000多億公斤,,讓14億中國人端穩(wěn)了自己的飯碗,。不僅如此,中國雜交水稻的種子還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全球共有40多個國家引種雜交水稻,,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
今年5月22日,,這位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的老人在長沙與世長辭,,享年91歲,。但他牽掛的雜交水稻事業(yè)170多天來依然捷報頻傳,。
“敬愛的袁老師,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向您報喜來了,。”追思會上,,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德詠輕語訴說,,“10月17日,在衡南縣您熟悉的那片稻田里,,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yōu)1號’,,晚稻畝產(chǎn)達936.1公斤,加上早稻畝產(chǎn)667.8公斤,,周年畝產(chǎn)達到1603.9公斤,,再次刷新世界紀錄,完成了您去年12月交給我們的‘畝產(chǎn)三千斤’的攻關任務,?!?/p>
此外,海南三亞海棠灣新基地正式啟用,,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長沙)三大平臺有序推進,,有力支撐了岳麓山實驗室的建設,。
“我們一直謹記恩師‘發(fā)展雜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的夢想,高起點設計,、謀劃隆平高科雜交水稻國際化,,經(jīng)過若干年的努力和堅守,終于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1年,,隆平高科雜交水稻國際市場銷量近1500萬斤,同比增長30%,,預計2024年將突破3000萬斤,。您的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逐漸變成現(xiàn)實,。老師,我們一定將您的雜交水稻知識理論體系繼承下來,,一定將您的雜交水稻實驗傳承下去,,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造福世界,?!甭∑礁呖泣h委副書記、學生廖翠猛報喜說,。
送 別
悠揚琴聲送偶像最后一程
追思儀式結束后,,人群恭送袁老靈骨,禮儀隊手捧袁隆平遺像,、花籃,,緩緩走向墓地。隊伍后跟著三臺被鮮花覆蓋的靈車,。第一臺靈車上放著袁隆平院士的骨灰盒,,上面覆蓋著國旗,家屬陪在他身邊,。送別的人群自發(fā)排成兩行,,跟在隊伍兩側。
袁隆平院士靈骨安放儀式莊重肅穆,。全體人員三鞠躬后,,向袁隆平院士紀念墓行注目禮、放飛和平鴿,。記者注意到,,靈骨安放儀式現(xiàn)場,道路旁的欄桿上裝飾了水稻,,袁老遺像背后的巨石上,,鐫刻著他的名言“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如水稻般金燦燦的墓蓋上,,放著一碗稻谷、一碗米飯,。碗上寫著“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
儀式持續(xù)響起小提琴版《我和我的祖國》,由三位小提琴手組成的樂隊現(xiàn)場深情演奏,。儀式結束后,,29歲的小提琴手廖靜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很早就了解到袁隆平爺爺喜歡拉小提琴,,最喜歡拉的曲目是《我和我的祖國》,,因此我們一大早就來到陵園,,拉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一點都不覺得累”。她和小伙伴異口同聲地告訴記者:能以這樣一種方式前來送偶像最后一程,,感覺十分榮幸,。
在送別的隊伍中,有一群青春的面孔,,他們是來自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的學子,。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大三學生袁雅文說:“我印象中的袁爺爺一直是和藹可親的,但對科研事業(yè)一絲不茍非常嚴謹,,袁爺爺?shù)姆N子精神一直影響我大學三年,,激勵著我前進?!?/p>
更多網(wǎng)友通過留言表達對袁老的敬意:“今天又是淚眼滿滿的一天,,袁爺爺千古,,永遠懷念您”“往后風吹稻花香,,我們都會想起您”“我們要向前輩學習,他們是榜樣,,心中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這位熱愛人民,、樸實無華、淡泊名利的科學家,,這位為人低調(diào)寬厚,、亦師亦友的長者,這位任則必勤,、執(zhí)著追夢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永遠地離開了,,但他仿佛又從未離開過我們,他將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眲⑿裨菏抗ёx的祭文引發(fā)人們深深共鳴。
對于袁院士為何時隔近6個月后下葬,,有媒體記者與袁院士助手楊先生取得聯(lián)系,。楊先生表示,因袁院士去世后各個方面對他的安葬地都很重視,,長沙,、江西的家鄉(xiāng)等希望袁院士能夠歸葬到他們那里,經(jīng)過多方面考察后,,最終確認安葬在唐人萬壽園,,另外,唐人萬壽園也需要時間做準備,。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