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癮、危害???錯!最高檢:警惕新型毒品認識誤區(qū)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6日訊 據(jù)人民日報消息 “當前毒品犯罪案件總體上是下降態(tài)勢,但新型毒品犯罪案件逆勢上漲,值得我們高度警惕,?!薄??26”國際禁毒日前夕,最高人民檢察院專門召開發(fā)布會,,聚焦懲治新型毒品犯罪,。
“新型毒品”是相對于傳統(tǒng)毒品而言,一般是指通過化學方法進行合成的毒品,,即除傳統(tǒng)的阿片類,、大麻類、可卡因類以外的其他毒品,,包括甲基苯丙胺(冰毒)和其他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
最高檢把新型毒品犯罪作為今年發(fā)布的焦點,,這背后有何深意,?不斷花樣翻新的新型毒品,又會給社會帶來什么危害,?
一升一降,,毒品犯罪出現(xiàn)新趨勢
從數(shù)據(jù)分析來看,近年來,,檢察機關(guān)起訴毒品犯罪案件總數(shù)逐年下降,由2019年的10.9萬人下降至2021年的7.5萬人,。但起訴的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在毒品案件中的占比由2019年的53%上升至2021年的57%,。其中,近三年起訴涉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犯罪分別為5183人,、5549人,、5561人,分別占當年新型毒品犯罪起訴數(shù)的8.8%,、11%,、12.7%,增長較快,。
據(jù)介紹,,為尋求刺激,青少年容易成為新型毒品濫用的高危人群,,吸食的同時也參與販賣,。一些慣犯利用部分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分辨能力弱的特點,,引誘青少年實施新型毒品犯罪,。
“網(wǎng)絡+寄遞”成為販運毒品重要方式
檢察辦案中還發(fā)現(xiàn),犯罪分子普遍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毒品交易,,采用電子支付等非接觸方式完成,,交易流程的“人,、毒、財”分離,。
在交付環(huán)節(jié),,多采用寄遞方式,使用虛假寄件人,、收件人身份和地址,,利用“跑腿”“同城直送”等方式寄遞的案件增長較快?!熬W(wǎng)絡+寄遞”的形式,,已成為販運毒品的重要方式。
在聯(lián)系交易環(huán)節(jié),,犯罪分子除使用大眾化的即時通訊社交軟件外,,還使用閱后即焚等新型通訊軟件,采用代號,、術(shù)語進行聯(lián)系,,犯罪手段隱蔽,證據(jù)收集,、審查難度大,。
為實施強奸、搶劫等給人下“迷藥”的,,按強奸,、搶劫等處理
從檢察機關(guān)辦案情況看,近年來濫用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問題比較突出,。這其中有作為毒品替代物進行吸食的;也有利用藥品麻醉,、致幻作用的,,這在一些娛樂場所尤為突出。其中,,下“迷藥”的目的有的是為了實施強奸,、猥褻、搶劫等犯罪,,有的則為尋求刺激,,無特定犯罪目的。
最高檢表示,,對于有證據(jù)證明行為人為實施強奸,、搶劫等犯罪,給人下“迷藥”的,應當按照強奸,、搶劫等嚴重犯罪處理,。特別是要充分考慮犯罪行為的時空等具體情形,對于以發(fā)生性關(guān)系為目的投放麻醉,、精神藥品,,符合強奸罪等嚴重犯罪構(gòu)成要件的,要以強奸罪等犯罪進行追訴,,而不能降格以欺騙他人吸毒罪進行處理,。
不上癮、危害???錯!這些認識誤區(qū)要警惕
當前,,社會上一些人對新型毒品的危害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認為新型毒品吸食后雖然使人興奮,、刺激,,但不上癮、危害小,。
對這些關(guān)于新型毒品危害性的誤解,,最高檢予以特別提醒:
新型毒品對身體機能損害大。吸食新型毒品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使人精神興奮,、產(chǎn)生幻覺,,同時對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造成損害,連續(xù)使用會造成大腦神經(jīng)細胞嚴重損傷甚至退變,,導致機體的其他系統(tǒng)功能受到嚴重損傷。
新型毒品有很強的成癮性,。許多吸毒者為了尋求刺激而把吸食新型毒品當成一種時尚行為,,一些新型毒品,如苯丙胺類毒品,,比傳統(tǒng)毒品的毒害性和成癮性更強,,不易戒除,即使戒除復吸率也更高,。
新型毒品衍生犯罪危害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型毒品麻醉的功效,進行強奸,、猥褻,、搶劫等犯罪活動;還有的人吸食毒品后自控力下降,出現(xiàn)幻覺,,實施毒駕,、傷害,甚至殺人犯罪,,危害性極大,。
新型毒品迷惑性強。新型毒品花樣繁多,,有的被偽裝成餅干,、巧克力、飲料,、“電子煙”等,,具有隱蔽性和迷惑性,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以迎合青少年群體好奇心強等特點,,引誘青少年吸食服用。
最高檢特別強調(diào),,新型毒品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對于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新型毒品以及利用新型毒品實施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檢察機關(guān)要依法予以嚴懲,。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