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東西貫南北 長沙兩天通車三項目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登輝
7月4日,、7月5日,香爐洲大橋,、新韶山南路、湘雅路過江隧道先后通車,。這三個項目既有貫通南北的長株潭一體化交通設施,,也有連接湘江兩岸的過江通道。
它們有哪些亮點,?會給市民出行帶來哪些便利,?記者帶您詳細了解。
新韶山南路 拉近長株潭距離
新韶山南路項目北起西湖路與韶山南路交叉口,,南接湘潭市昭山大道,,全長約6.68公里,采取城市主干路標準,,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項目全線設置橋梁4座,,分別為融城路立交橋、上跨滬昆高鐵跨線橋,、上跨溝渠橋以及跨規(guī)劃暮黃路橋,。
其中上跨滬昆高鐵主橋現為全國首座上跨滬昆高鐵橋梁,湖南首座大噸位大跨徑公跨鐵橋梁,,目前國內最重寬體曲線雙幅單支點轉體橋梁,。
結合項目位于長株潭生態(tài)綠心地帶,道路設置有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或慢行道,,滿足休閑健身騎行交通需求,,為生態(tài)綠心周邊漫游提供舒適活動空間。
新韶山南路既是長株潭一體化發(fā)展2024年重點項目之一,,也是長沙河東繼芙蓉南路后第二條直通湘潭的城市主干道,,將有效緩解京港澳高速、芙蓉南路的交通壓力,。
市民駕車從長沙的新韶山南路西塘沖路口到湘潭昭山大道,,僅需10余分鐘。
湘雅路過江隧道 最快5分鐘過江
湘雅路隧道建成通車后,,開車從這過江,,最快只需5分鐘。
湘雅路隧道是長沙市“十八橫十六縱”三十四條主干道之一,,總投資53.278億元,。隧道西起湖南湘江新區(qū)桐梓坡路,東至開福區(qū)湘雅路,,全長4180米,。
隧道含南,、北主線和四條匝道,設計為雙管雙向六車道,,行車時速50千米,,是長沙市首條雙向六車道過江隧道。
項目建設單位長沙城發(fā)集團對隧道內監(jiān)控系統,、民生系統,、可視化系統進行了整體智能提升,實現了通車后隧道的智能互聯,、數字化采集,、自主巡檢和全線雷視監(jiān)測,并基于物聯網平臺和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了智慧運行中心,,打造隧道運營管理智慧大腦,。
作為長沙市“五個十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湘雅路過江隧道將有效緩解銀盆嶺大橋和營盤路隧道過江壓力,。
香爐洲大橋 創(chuàng)下四個第一
位于望城區(qū)的香爐洲大橋,,連通了騰飛路和園區(qū)大道。通車后,,將東西兩岸通行時間從半小時縮短為幾分鐘,。
香爐洲大橋采用“湘江之鉆”造型設計,主塔高202米,,相當于67層樓高,,索塔橫向最寬處達58.8米,主跨300米,,是目前湘江上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獨塔斜拉橋。
作為長沙首座區(qū)級自主立項,、自主投資,、自主建設的大橋,香爐洲大橋項目具備了“四個第一,、兩個預留”的特點,,即湘江流域主塔高度第一、同類型橋梁跨徑第一,,同時也是第一座滿足Ⅰ級航道等級、第一座滿足5000噸級防撞要求的橋梁,。
著眼未來發(fā)展,,大橋的設計也頗具前瞻性——香爐洲大橋專門在橋面預留改造條件,未來可以擴充為雙向8車道,;同時還為河西連接線預留了遠期改造為連續(xù)高架跨越的結構形式,。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