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58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湘江科學城科學交流中心預計2026年8月全面竣工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賈凱清)4月3日,記者走進湘江科學城,,映入眼簾的是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的科學交流中心,,這標志著湘江科學城首開區(qū)“五大建”主體結構已全面完成封頂。
湘江科學城首開區(qū)“五大建”包含科技服務中心,、科學交流中心、交易展示中心,、湘江院士港,、湘江創(chuàng)新港等項目,預計于2026年建成投用,。在和煦的春日暖陽下,,湘江科學城宛如一顆崛起的“科創(chuàng)明珠”,,熠熠生輝,未來的科技創(chuàng)新引擎呼之欲出,。
提前58天封頂,,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作為湖南打造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的重要載體,,科學交流中心項目由湘江集團夢想置業(yè)公司投資建設,五礦二十三冶承建,,是湘江科學中心五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將打造面向國際的科技論壇、交流和會務活動場所,。
近日,,科學交流中心提前58天完成了主體結構封頂,以創(chuàng)新技術和高效管理跑出建設“加速度”,,成為推動區(qū)域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引擎,。目前,,項目正以沖刺2026年8月全面竣工節(jié)點全速推進。
湘江集團夢想置業(yè)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崔貴庚介紹,,科學交流中心總建筑面積約11.7萬方,,總投資19.8億元,作為湘江科學城核心功能區(qū)的重要載體,,將與周邊岳麓山實驗室,、湘江實驗室等創(chuàng)新平臺形成聯(lián)動,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創(chuàng)新生態(tài)鏈,。
在項目建設現場,,裝配式建造工藝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大規(guī)模應用格外引人注目,。所謂的“裝配式建造工藝”通俗來講與“搭積木”類似,,就是將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
“我們的混凝土結構大部分都是采用裝配式,,這種工藝既環(huán)保,,又能夠節(jié)省資源,、保證工期,。”五礦二十三冶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建平介紹道,。
目前,建設團隊正錨定6月底完成主體二次結構及精裝,、機電,、幕墻樣板段驗收的目標,,強化舉措,、加足馬力,,以“三個一流”原則高質量,、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除“五大建”項目外,湖南大學科創(chuàng)港已經全面完成樁基施工,,進入基礎及主體建設階段,。湖南鋼鐵技術研究院、初源新材料研究院,、湘江科學城新材料基地,、湖南省兒童醫(yī)院(西院區(qū)),、湖南師范大學科創(chuàng)港等項目也都在加足馬力推進建設中,。
片區(qū)建設多點開花,配套設施持續(xù)完善
放眼湘江科學城片區(qū),,湘江集團正在加速推進民生保障和基礎設施等配套工程建設,。湘江集團湘新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全力以赴推進湘江科學城的建設,以最優(yōu)的承載空間,、最完善的配套服務,、最前沿的科創(chuàng)生態(tài),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br/>
目前,長沙市一中(湘江科學城校區(qū))項目所有樓棟均已完成封頂,,計劃今年6月建成,,9月正式開學,。
雙湖家園是湖南省重點建設的民生項目,可保障湘江科學城范圍內3291戶拆遷居民的住房需求,,項目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大王山南片保障性住房三期(西地塊)可安置1326戶拆遷群眾,目前正全力推進地上主體施工,,整體項目年內將完成封頂,。坪塘北片保障性住房三期可安置1204戶拆遷群眾,目前項目已基本完成正負零施工,,計劃2026年完成建設,。今年片區(qū)還將建設湘江科學城片保障性住房(一期),以及新型電力系統(tǒng),、能源站,、市民公園等眾多配套設施,。
片區(qū)交通方面,,白庭路全長15.15千米,現已完成2段建設,,含浦大道—紅橋大道段橋梁段已基本完成下部結構施工,,紅橋大道—白泉路段已啟動二層水穩(wěn)攤鋪,科創(chuàng)大道—湘潭銀蓋路段正在進行二層水穩(wěn)攤鋪,,計劃今年6月建成,。
科創(chuàng)大道(原白云城際主干道)全長約7.34千米,計劃今年6月完成建設,。目前,,項目已進入全面沖刺階段。暮坪湘江特大橋全長約1.47千米,,目前南北兩座橋梁主體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水穩(wěn)、排水等施工,,建成后車輛往來湘江科學城和河東,,過江只需短短5分鐘。
此外,,暮坪大橋河西聯(lián)絡線,、首開區(qū)“三縱四橫”路網、人民港排漬泵站等配套設施也在穩(wěn)步建設中,。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