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陣亡通知書將物歸烈屬 紅色記憶彰顯傳奇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8日訊(幫幫團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向思成)首部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三八線》正在北京,、遼寧、安徽衛(wèi)視熱播,,引得網(wǎng)友紛紛致敬老兵,,緬懷歷史。日前,韶山的收藏愛好者秦紅光向記者展示了他珍藏的一份抗美援朝烈士陣亡通知書和一份犧牲證明書,,在揭開那段塵封已久的烽火記憶的同時,,他想將這份文物送回熊瑞清家屬手中。如果您認識熊瑞清的親友,,也歡迎您撥打本報熱線96333,,讓我們一起見證物歸原主。
陣亡通知,、犧牲證明罕見同存
“敬愛的烈士家屬:熊瑞清同志在本部第二十七軍八十師二三九團任戰(zhàn)士之職,,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之偉大志愿入朝參戰(zhàn),不幸于195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新興里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這份讀來令人傷感的陣亡通知書紙張有些發(fā)黃,,但字跡依然清晰。
而在另外一份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的背面,,則詳細記錄了熊瑞清的犧牲年齡和安葬地點,。他犧牲時年僅28歲,被安葬在了朝鮮長津郡新興里村,。“我從事收藏30多年,,像這樣完整的抗美援朝文物還是第一次看到。” 秦紅光說,,“犧牲證明書跟陣亡通知書同時存在非常罕見,。因為發(fā)了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后,陣亡通知書是要收回,、注銷的,。這兩份材料反映了那場戰(zhàn)爭的諸多信息。”
秦紅光所指的那場戰(zhàn)爭就是長津湖之戰(zhàn),,這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zhàn)役中一場決定性戰(zhàn)斗,。1950年冬天,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在長津湖的冰天雪地里,,包圍了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接近零下40攝氏度的惡劣天氣下,,志愿軍第九兵團擊潰了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最精銳的陸軍一師等多國部隊,,迫使對方經(jīng)歷了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敗退。
志愿軍英魂也因此長眠于朝鮮戰(zhàn)場,,留給親人的也許只有一紙陣亡通知書,。
館主欲將文物送回烈屬
文物顯示,烈屬在1952年9月25日才收到熊瑞清的陣亡通知書,,領到撫恤金,。時隔將近兩年,熊瑞清的家屬終于得到了親人的消息,可他已光榮犧牲,,葬在了異國他鄉(xiāng),。秦紅光分析說:“可能因為地址不詳,或其他原因,,所以烈士家屬未能及時收到,。”
熊瑞清犧牲于1950年11月29日,這一天也是與黃繼光齊名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zhàn)斗英雄楊根思犧牲的日子,。秦紅光飽含深情地說:“楊根思,、黃繼光是偉大的英雄,但還有很多像熊瑞清這樣的無名戰(zhàn)士,,雖然他們的名字沒有載入史冊,,卻同樣值得我們緬懷。”
秦紅光出生于1970年,,癡迷于紅色文化收藏,。而今,秦紅光在韶山開辦了一家紅色年代記憶館,,目前他的紅色藏品多達6萬件,,這份抗美援朝烈士陣亡通知書和犧牲證明書是其中的瑰寶。秦紅光透露,,這是他上個月輾轉從另一位藏友處獲得的,,雖然彌足珍貴,但他還是想將這份文物送回熊瑞清家屬手中,。秦紅光說:“我覺得留在他家人手上更有意義,。”
相關鏈接
長津湖之戰(zhàn)
也稱為長津湖戰(zhàn)役或長今湖戰(zhàn)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zhàn)役中一場決定性戰(zhàn)斗,。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間,,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指揮大約16萬志愿軍在長津湖地區(qū)包圍6.5萬人的多國部隊,雙方展開激烈戰(zhàn)斗,。志愿軍成功將多國部隊驅逐出朝鮮的東北地區(qū),,所以此戰(zhàn)役以及在西線的勝利,一舉扭轉了朝鮮戰(zhàn)爭的大局,,毛澤東評價長津湖戰(zhàn)役:“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zhàn),,在極困難條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戰(zhàn)略任務”,。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