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譚談:還童園里過大年
背靠花山嶺面朝洪界山的一片山地里,,有一個亮麗的農(nóng)家人的健身廣場。這就是漣源市曹家村的老農(nóng)活動中心的晚晴廣場,。大年三十臨近中午的時候,,廣場里爆發(fā)出一陣歡快的鞭炮聲。鞭炮燃放處,,閃動著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鞭炮聲落下后,他們一個個帶著喜悅走進了這個四合庭院,,圍坐在用兩張乒乓球臺拼起來的長桌前,,一樣一樣飄逸著濃烈年味的菜肴,已擺滿了長長的桌面……白酒,、紅酒,、飲料一一斟滿杯盞,主持人吆喝著:都把酒杯端起來,,為鼠年中我們?nèi)〉玫某删秃炔?,為期待牛年里我們的生活更加紅火,干杯,!
當(dāng)我端起杯來,,看著面前這一張張既親切熟悉又似乎陌生的笑臉,遺落在這個院落的童年往事,,止不住地向面前涌來……
這塊地方,,曾經(jīng)是自己的祖屋。那是當(dāng)年我的高祖領(lǐng)著他的六個兒子建起的一棟有十幾個廳屋二百多間房子的大屋,。每個兒子都建有上,、下兩個廳屋,數(shù)十間房子,。我的曾祖是高祖的第五個兒子,俗稱五房,。大屋從東頭到西頭,,約有四,、五百米長,全是屋廊連接,。落雨天,,從這頭走到那頭,不踩濕腳,。過年的時候,,每個房屋里的孩子全跑了出來,從這家串到那家拜年,。噴香的炒花生,,甜甜的紅薯片,被親房里的小嬸大娘塞得滿滿的,。孩子們一邊笑著,、吃著、幸福著,,捉迷藏,、跳繩子、做游戲,。十幾個廳屋里,,全裝滿了孩子們稚嫩而甜美的歡笑聲……日月更迭,時代前行,。家族繁衍生息,,大屋里人口越來越多。這時候,,祖屋里的子民,,只好告別祖屋,到外面擇地建立自己的居所,。有些人由于建房資金的不足,,只好拆下老屋里能作用的材料去建新屋。久而久之,,老屋一點一點地消失,,最后成了一片廢墟。2018年,,大屋五房的子民起議,,在自己祖屋的廢墟上,建一個供村里老人孩子閱讀,、健身,、休閑、娛樂的場所,稱之為曹家村老農(nóng)活動中心,。讓祖屋用這樣一種方式新生,!以此告慰自己的先人。今年這個年節(jié),,這房人相邀到祖屋,、今日的老農(nóng)活動中心晚晴書屋,過一個大家庭團聚的年,。于是,,散落到這里那里的五房人,回到了晚晴書屋的庭院里,,擺起了這桌數(shù)十人圍坐的長桌宴……
黨的振興鄉(xiāng)村的戰(zhàn)略,,正在各地落地。村子里的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每一棟新房,,都藏有一個致富的故事;每一個家庭,,都走過一段從貧窮到富裕的奮斗經(jīng)歷,。如今,他們帶著各自成功的喜悅,,匯集在還童園,,相會在這個年節(jié)里?;ハ嘣V說自己對新時代,、對黨和政府由衷的感激!
喝了幾口酒后,,我也忍不住站起來想說幾句話了,。在團聚的這房人里,無論輩份,、年齡,,我都是最高的了。在他們中的許多年輕人面前,,我是長輩,,免不了要在晚輩面前翻翻古了。我十歲那年,,在外打工討生活的父親出了點事,,不能回家過年,也沒捎一分錢回來,。家里自然不能購置年貨,,大年三十的前一晚,,母親拉著我和五、六歲的妹妹坐在火壙邊,,愁著明天這個年怎么過,。突然,,門被推開了,,六十大幾的四阿公提著一塊豬肉走了進來,遞給我媽說:明天把它煮好給孩子們吃,,對付著過了這個年,,以后會好起來的……六十七年了,這個鏡頭一直在我的心里,。這就是一種大家庭的溫暖,!多年以前的某一天,我收到一封信,,我的一位堂弟嫂,,因事想不開服農(nóng)藥自殺了。堂弟因此事急得精神錯亂,,他們家無力為不幸的堂弟嫂舉辦喪事,。為此,并不是這位堂弟的親叔叔的玉輝叔牽頭主事,,邀本房人資助安葬這位堂弟嫂,。我的父親也是一個仗義好施的人,我到長沙工作后,,他每次到我這里來,,只有兩件事,一是帶人來看病,,一是幫人來告狀,。村里的學(xué)校成了危房,要拆除重建,,缺少資金,。他來長沙了,帶著一封幾個人聯(lián)名寫的信,,到這個村,、這一塊地方在長沙工作的人,一家一家上門游說募捐,,第一個就要我認(rèn)捐,。我接過信一看,四個人的聯(lián)名信,。前三個人的名字前面,,都有頭銜,,不是退休干部就是退休教師。我父親的名字前面,,寫著知名人士四個字,,我忍不住笑出聲來。我的鄰居,、作家蕭育軒知道后說:你不要笑,,知名與否,是有范圍的,。有人,,世界知名,有人,,全國,、全省知名。你父親,,在全村應(yīng)該是知名的……我最后對晚輩們說:前輩們這些為人處世的好精神,、好作風(fēng),就是他們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形體上的祖屋雖然消失了,,然而,先人們的這種精神,,這種作風(fēng),,是一種不倒的精神的祖屋,應(yīng)該永遠(yuǎn)屹立在我們心中,!
還童園里過大年,,別有一番體味在心頭。團圓宴上話傳承,,一種昂揚向上的家族傳統(tǒng)在傳遞,!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