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題材的新演繹——瀏陽花鼓戲《胡子將軍》觀后
朱礬
6月17日晚,,長沙市岳麓山第二屆青年戲劇節(jié)紅色劇目展演季在陽光100鳳凰街303陽光劇場拉開了帷幕。第一場瀏陽市永紅藝術團選送的《胡子將軍》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受岳麓區(qū)文聯(lián)之邀,,我有幸和幾位朋友一同前往觀看,,雖然看完全劇已將近晚上十一點,但仍然饒有興趣地進行討論,,各自發(fā)表了自己的觀后感,。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好劇,,最難能可貴的是它立意深遠,、構思縝密、善于創(chuàng)新,、真實感人,,對老題材采用現(xiàn)代視角和藝術表現(xiàn)形式,重新設計,、加工,、打磨,特別符合當代觀眾的藝術審美需求和欣賞胃口,,散發(fā)出地方劇瀏陽花鼓戲的巨大魅力,。
該劇分為六場,由拆彩門,、訪烈屬,、放鴨子、種板栗,、當紅娘,、祭烈士等六個小故事組成,給我們感受最強烈的是第二場“訪烈屬”和第六場“祭烈士”,。這應該是全劇中下功夫最深,、最扣人心弦的部分,特別是第六場“祭烈士”,,把劇情推向了高潮,,讓觀眾陷入深思,心靈受到強烈震撼,。
第一場“拆彩門”是一個很自然的鋪墊,,通過再現(xiàn)王震將軍回到家鄉(xiāng)時跟鄉(xiāng)親們相見的情景,生動地刻畫了鄉(xiāng)親們渴望王震將軍衣錦還鄉(xiāng),、兌現(xiàn)當年承諾的激動心情,,以及與王震將軍愛民不擾民的心理的矛盾沖突,,表現(xiàn)了王震將軍時刻關愛老百姓的親民愛民的真實形象。
第二場“訪烈屬”則是另外一種更加強烈的矛盾沖突,,烈屬趙奶奶一直不相信參加紅軍的兒子黑皮已經(jīng)犧牲的事實,,當面向王震將軍詢問。遭遇這樣的場景多少有點尷尬,,但也正是編劇匠心獨到之處,,不是回避矛盾,也是一層層去揭示矛盾,,表現(xiàn)矛盾的運動和發(fā)展,,也為第六場劇情高潮的到來埋下一個伏筆。第六場“祭烈士”中,,當將軍的弟弟王余美質問將軍為什么解放以后十年才回家鄉(xiāng)時,,王震將軍坦言:怕見烈屬,怕烈屬找他要人,。這是多么真實的情感?。⊥耆诉^去戲劇臉譜化表現(xiàn)模式的影響,,從情節(jié)和心理細節(jié)入手,,展示出超人的戲劇魅力。王震將軍的形象不是靠一招一式表現(xiàn)出來,,而是從情感深處一步一步走進觀眾心里的,!這應該是觀眾那么喜歡、遲遲不愿離場的原因吧,。由此可見,,戲劇是一種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表演形式,只要劇目本身過得硬,,不愁沒有觀眾,。
第三場“放鴨子”、第四場“種板果”,、第五場“當紅娘”,,都是從不同的側面表現(xiàn)了王震將軍的人物特征和辦事風格,有血有肉,,以非常具體的事例和細節(jié)感人至深,,也同樣具有教育意義。該劇的成功應歸功于題材好,、創(chuàng)新好,、編導好、導演好,特別是飾演王震將軍的演員夏明庚,,中氣足,、接地氣、表演很到位,,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親切感,。飾演桂英的青年女演員張丹青春靚麗、形象生動活潑,,洋溢著青春氣息,,也是全劇出場最多、最引人注目的角色,,給劇目增色不少,。第五場中穿插的“拖板凳”表演也十分出彩,,這種“劇中劇”的設計叫人耳目一新,。
該劇為第二屆長沙岳麓山戲劇節(jié)紅色劇目展演開了一個好頭,我們期望此后八場劇目更加精彩,,讓廣大觀眾享受到一場難得的戲劇文化盛宴,。
(作者為廣鐵作協(xié)會員,、特約政研員,,《北方詩歌》總監(jiān))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