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人被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湖南法院審結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案452件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樹源 通訊員 李果)今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網(wǎng)上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全省法院依法懲處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有關情況,并發(fā)布5起典型案例,。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全省法院共審結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案件452件1601人,其中316人被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占19.74%,處刑最重者為無期徒刑,。
2019年以來,,湖南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fā)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從嚴懲處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行為。從審理情況來看,,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具有犯罪手段多樣,、犯罪數(shù)額較大、犯罪集團化等特點,。這些案件中的犯罪手段主要包括虛假話費充值鏈接,、網(wǎng)站充值投注、非法彩票網(wǎng)站,、非法期貨交易平臺,、發(fā)送詐騙短信息和撥打詐騙電話等。電信網(wǎng)絡犯罪涉案金額超過100萬元的案件有36件,,涉案金額最高過億元,。10名以上被告人的案件有24件,其中被告人最多的達58人,。
湖南高院今年5月下發(fā)《關于做好2020年全省法院電信網(wǎng)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對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案件審判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全省各中,、基層法院高度重視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案件的審判工作,,推進案件公正高效審理。
湖南各級法院依法從嚴從快懲處電信網(wǎng)絡犯罪,,并加大附加刑的適用和執(zhí)行力度,,采取追繳違法所得,、收繳犯罪工具、銷毀侵權產(chǎn)品,、責令賠償損失等措施,,從經(jīng)濟上剝奪被告人的再犯罪能力和條件;在辦理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案件時,,堅持全鏈條全方位打擊,,堅持最大力度、最大限度追贓挽損,,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宣傳教育,,通過電視,、報紙、官網(wǎng),、微信等平臺向社會及時公布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積極營造防范電信網(wǎng)絡新型犯罪的良好氛圍,。
此外,,湖南高院切實加大業(yè)務指導力度,,采取類案指導,、開展集中培訓等方式統(tǒng)一裁判尺度,,促進量刑均衡。疫情防控期間,,全省法院審理涉疫情電信網(wǎng)絡犯罪68件,。
典型案例
(一)談某某等45人詐騙案
【基本案情】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25日,,被告人談某某等45人注冊成立電子商務公司后,,租用辦公場地作為窩點,通過公司的內(nèi)部分工,,相互配合,按照預先設定的“銷售”程序,,利用談某某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冒充具有專業(yè)醫(yī)學知識的老師、主任,、專家等身份,以打電話或微信的方式,按話術劇本的設計內(nèi)容,,對消費者作出關于病情的欺騙性解釋,、引導,誤導消費者信以為真,,從而高價推銷談某某低價購進的假藥,,騙取消費者財物。共騙被害人4134人次,,騙取財物共計987萬余元,。
【裁判結果】岳陽市岳陽樓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談某某等45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利用電信網(wǎng)絡銷售“藥物”,,騙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談某某等人形成了詐騙犯罪集團,,其中談某某等11人詐騙數(shù)額特別巨大,,陳某某等27人詐騙數(shù)額巨大,蘇某某等7人詐騙數(shù)額較大,。岳陽市岳陽樓區(qū)人民法院對談某某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對其他44名被告人判處八年至六個月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十萬元至五千元,。
【典型意義】本案主犯談某某等人為犯罪集團精心打造了一件“合法的外衣”,其目的在于把自己偽造成正規(guī)銷售保健品的網(wǎng)絡公司,,使消費者誤以為該公司是藥品公司,即便東窗事發(fā),,也能以其銷售行為僅是夸大宣傳的民事欺詐來逃避刑罰,。拋開其“合法外衣”,被告人虛構“醫(yī)生”的身份,,虛構消費者“有病”的癥狀,,虛構有療效的“藥品”高價銷售,其本質(zhì)就是利用虛構的事實來達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在電商經(jīng)濟發(fā)達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網(wǎng)絡上從事經(jīng)營活動,電商相對于實體店,,消費者對賣家及其產(chǎn)品性能缺乏了解,,一些不法分子認為有可乘之機,,以為可以通過合法的包裝掩飾不法行為,從而順利逃避打擊,。本案通過撕開其“合法外衣”包裝,,對不法分子依法嚴懲,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對妄圖利用電商從事違法犯罪的不法分子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二)汪某某詐騙一案
【基本案情】2017年至2019年9月期間,,被告人汪某某(男)利用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注冊賬號,,設置自己為女性,在平臺上尋找中年男性作為犯罪目標,,發(fā)短信,、使用變聲軟件打電話與對方交流,以婚戀為誘餌博得對方信任,,再以新的門店開業(yè)為由讓對方贈送花籃等禮物,,誘騙對方把錢轉到汪某某持有的他人銀行卡、支付寶賬戶,、微信賬號,,騙得4名被害人財物9萬余元。
【裁判結果】湖南省安仁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汪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網(wǎng)絡婚戀交友平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汪某某通過發(fā)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實施詐騙,,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一)項之規(guī)定,,依法從嚴懲處,。據(jù)此,該院以詐騙罪對被告人汪某某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典型意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一款(一)之規(guī)定:通過發(fā)送短息,、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fā)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實施詐騙的,,酌情從嚴懲處。本案被告人汪某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實施詐騙,,依法予以嚴懲。同時提醒廣大群眾在網(wǎng)上交友需謹慎,,切勿輕信以各種理由為借口索要錢財?shù)男袨椤?/p>
?。ㄈ┼嚹衬场⒘文衬吃p騙案
【基本案情】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 被告人鄧某某在微信推廣平臺和朋友圈發(fā)布能提高“微粒貸”,、“支付寶螞蟻借唄”貸款額度的虛假信息,吸引有需求的人員添加其為好友, 再以提高貸款額度需要收取手續(xù)費,、包裝費、材料費,、認證費,、激活費等費用, 騙取被害人財物共計115萬余元。2017年8月份,被告人鄧某某與廖某某建立戀愛關系并同居,廖某某明知鄧某某在實施詐騙行為,仍將自己的微信賬號,、支付寶賬號提供給鄧某某用于詐騙錢款的收取和轉移,。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期間,廖某某支付寶賬戶向鄧某某支付寶賬戶轉賬詐騙所得資金17次, 合計3萬余元。
【裁判結果】湖南省桂陽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鄧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實施網(wǎng)絡詐騙,騙取他人財物115萬余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被告人廖某某明知鄧某某實施網(wǎng)絡詐騙犯罪,,仍提供微信號,、支付寶等資金支付結算賬戶和手機及手機卡供鄧某某使用,幫助鄧某某獲得詐騙犯罪所得3萬余元,,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在共同犯罪過程中,鄧某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應按其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廖某某起次要作用,,系從犯,,依法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廖某某到案前揭發(fā)同案被告人鄧某某的共同犯罪事實,,酌情可從輕處罰,。結合廖某某的犯罪情節(jié)、悔罪態(tài)度,決定對其減輕處罰,。據(jù)此,,該院作出如下判決:被告人鄧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十萬元;被告人廖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二萬元。
【典型意義】目前,,社會上需要貸款的人很多,,有些不法分子抓住部分人想要貸款的心理,通過“提高貸款金額”實施詐騙行為,。提醒廣大群眾不要輕信這些消息,,通過正規(guī)渠道合法貸款。不要提供自己的微信號,、支付寶等資金支付結算賬戶給不法分子,,以免觸犯法律。
?。ㄋ模┏赡衬车?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基本案情】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被告人成某某利用擔任株洲市房產(chǎn)局員工的職務便利,從房產(chǎn)局獲取19076條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累計出售公民個人信息20639條次,,非法獲利約7萬元。2013年至2017年期間,,被告人周某某利用擔任株洲市自來水廠GIS室主任的職務便利,,獲取公民個人信息41940條出售給他人,從中獲利約1萬余元,。被告人羅某某等5名被告人從成某某,、周某某或他人處購得公民個人信息后轉賣,非法獲利約4萬元至1萬元,。被告人劉某某從被告人羅某某等多人處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后用于拓展業(yè)務,,獲利14萬余元。
【判決結果】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成某某等8人違反國家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提供、非法購買,、獲取涉及公民姓名,、電話、房產(chǎn)信息的個人信息,,均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告人謝某某在實施部分犯罪時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系未成年人,依法從輕處罰,。該院對成某某等8名被告人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三年六個月至八個月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十四萬六千元至三萬元。
【典型意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guī)定: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本案中,,被告人成某某、周某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出售,,依法予以從重處罰,。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之規(guī)定:為合法經(jīng)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本案中,,被告人劉某某為拓展業(yè)務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獲利14萬余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該案教育和警示廣大群眾,,不要為經(jīng)營活動購買、收受公民的個人信息,,即使用于合法的經(jīng)營活動,,購買、收受公民的個人信息的行為也違法,,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犯罪,。
(五)杜某某,、吳某某,、楊某某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案
【基本案情】被告人杜某某自2019年5月開始,明知他人利用其出售的電話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仍從全國各地收購實名辦理的電話卡進行倒賣,,兼取差價,。其中,2019年10月至 12月,,杜某某收購各地電話卡2647張寄遞至臺灣桃園買家,,獲利5萬余元。2019年9月至12月,,被告人吳某某和被告人楊某某在被明確告知其出售的實名電話卡被他人用于詐騙活動后,,仍將以個人名義辦理和收購他人辦理的電話卡寄遞至云南、江西,、廣東,、廣西、河北,、臺灣等十余個買家,。2019年11月 27日,被告人吳某某被抓獲時,,其正欲將38張電話卡寄往臺灣新竹買家,。被告人吳某某此前還邀約被告人楊某某到南昌、長沙市內(nèi)及長沙高鐵南站等處與電話卡上線賣家當面交易三次,,吳某某共獲利2萬余元,,楊某某獲利0.4萬余元。2019年10月21日,,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安人員利用三被告人倒賣的電話卡撥打湖南省瀘溪縣居民張某某電話,,詐騙張某某人民幣21萬元。
【裁判結果】湖南省瀘溪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杜某某,、吳某某、楊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犯罪活動,,先后為多個買家提供實名電話卡的通訊傳輸技術支持,其中杜某某非法獲利5萬余元,,吳某某非法獲利2萬余元,,楊某某非法獲利0.4萬余元,且間接造成一被害人被不法分子詐騙錢財21萬元,,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湖南省瀘溪縣人民法院對杜某某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對吳某某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對楊某某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典型意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規(guī)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服務器托管,、網(wǎng)絡存儲、通訊傳輸?shù)燃夹g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北景钢腥桓嫒嗣髦死闷涑鍪鄣碾娫捒◤氖逻`法犯罪活動,仍然倒賣實名電話卡獲利,,構成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提醒廣大群眾切莫因為小利而出售自己的電話卡,無意之中幫助了犯罪分子,;更不要收購倒賣電話卡,,以身試法。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