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合格第一目擊者,!周南學子暑期社會實踐從急救培訓開始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4日訊(通訊員 羅敏魁 龍潛 雷子彬)老人摔倒,,扶不扶,?有人突然倒地,,怎么救,?……“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參加了這次急救知識培訓后,,我才知道,當意外發(fā)生在我們面前時,敢救,、會救是多么的重要,。”今日,,長沙市周南中學K2004班的學生在長沙市120急救中心參加了急救知識培訓后,,劉潤德、于梓晞等同學紛紛表示,,希望可以更多地參與類似的學習培訓,,未來能做一名合格的第一目擊者。
“歐洲杯小組賽丹麥對陣芬蘭的比賽中,,丹麥隊中場核心隊員埃里克森突然倒地,,一場堪稱教科書式的急救瞬間展開,讓埃里克森跑贏了死神……”賀正罕同學說,,培訓老師播放的第一個視頻,,就吸引了同學們的眼球,整個培訓的課程中,,同學們都特別認真,。
“培訓老師簡娟告訴我們,在中國,,每年發(fā)生各類傷害約2億人次,,心腦血管疾病、創(chuàng)傷,、意外傷害是造成突發(fā)性死亡的重要殺手,。”曾憲林同學說,,聽到這樣的數(shù)據,,深刻地感受到學習急救知識是多么重要。
不得不令人關注的是,,超過80%以上的心臟驟停都發(fā)生在醫(yī)院外,。然而,現(xiàn)場救護“不會救,、不敢救”的難題依然存在,。周超、伍健等同學都表示,,通過培訓,,了解到解決公眾“不會救、不敢救”問題的核心和關鍵在于培訓,。
據長沙市急救中心培訓科科長吳柱介紹,心臟驟停1分鐘之內實施心肺復蘇,搶救成功率可達90%,;4分鐘之內實施心肺復蘇,,搶救成功率為50%至70%;當心臟驟停超過10分鐘以上,,搶救成功率幾乎為零,。對此,姚漢君,、虢佳章,、郭喆帆等同學表示,通過這次培訓,,同學們了解到我國心臟驟停急救復蘇成功率不到1%,,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懂急救、能救人的“第一目擊者”,。張濤,、鐘銘文等同學也表示,理論學習后的“心肺復蘇”實操訓練,,跟著培訓老師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練習,,不斷地糾正、強化,,才知道從“不會救”到“會救,、敢救”還需要一個努力學習的過程。
在培訓課堂上,,同學們還通過“VR虛擬培訓系統(tǒng)”,,全景觀看虛擬模型三維動畫模擬出的火災、溺水,、觸電等突發(fā)事件現(xiàn)場,,通過佩戴手勢識別設備,在虛擬環(huán)境中與虛擬模型互動,,進行多項操作,,感受逃生、救援的手段,。毛岑軒同學表示,,這種體驗更直觀、更真實,,也更讓人記憶深刻,。陳俊旭同學也表示,更真實地感受到突發(fā)事件對生命的威脅,,在未來的生活中,,會更多地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也希望未來能學好急救技能,在被需要時能幫助他人,。
“一次培訓,,雖然不足以讓同學們都成為合格的第一目擊者,但同學們因此了解了急救培訓的重要性,,未來會更有意識地參與相關的學習和培訓,,努力提升技能?!盞2004班班主任周帆老師表示,,周南中學一直秉承朱劍凡老先生“自治心、公共心,、進取心”的辦學理念,,組織學生們參與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旨在讓孩子們更多地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將來能更好地參與社會活動,。
>>我要舉報